過去白粥是早餐最常見的主食,配上幾樣小菜。就是開啟新一天的能量,有的老一輩還會配上一顆饅頭。小菜在每家每戶都有自己的風格,沒有規定也沒有限制。常見的有豆腐乳、榨菜、醬瓜、菜心、土豆麵筋、辣香筍、蘿蔔乾、荷包蛋等等等。
以前不覺得吃白粥有什麼特別的,甚至會羨慕別人吃西式早餐。後來上學時為了縮短時間,都是簡單吃個麵包牛奶或是蛋餅,能快速解決一頓早餐,就能增加睡覺時間。這個才是最重要的,吃什麼都沒差。
漸漸長大後,能選擇的料理越來越多,白粥似乎很少會進到選項中。都被其他料理給吸引了,連外面單純賣粥的店也幾乎快要不見了。曾經台北興盛的宵夜,復興南路一條街的清粥小菜也沒有了過去的吸引力。它們店內擺賣了幾十種的小菜任君選擇,每每都會發現什麼都想吃,卻恨自己的胃不夠大。
後來生病時才能聽見說吃點清淡的粥吧!怎麼粥就變成了生病的人群才能吃的食物了,或是一些長輩們才吃的食物。還有一些人要減碳水,第一個減掉的就是米飯,不管它是何種形態。長期以來亞洲人習慣的米食,就這樣被很多文章給威脅是不好的。它真的有那麼可怕嗎?那怎麼能有人會吃上百年上千年呢。
今天早上煮了一鍋白粥,拿出豆腐乳、香筍、醬瓜、蛋。突然覺得這樣看似平凡又普通的一餐很幸福。吃的時候心情都愉悅了起來。明明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食物,清淡不複雜,一點技術難度都沒有。卻讓人敬而遠之。
白粥是一種簡單卻營養豐富的食物,具有許多好處:
1. 易消化:白粥由米飯煮成,米飯在煮的過程中會變得軟糯,更容易消化。這使得白粥成為消化系統不適或康復期間的理想食物。
2. 提供能量:米飯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來源,它們提供身體所需的能量。白粥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助於提供持續的能量。
3. 補充水分:白粥通常含有較高的水分含量,這有助於保持身體水分平衡,特別是在消化不佳或身體虛弱時。
4. 易於消化吸收營養:對於某些人來說,例如生病或胃腸道問題患者,白粥提供了易於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和少量的蛋白質,幫助身體吸收所需的營養。
5. 營養調理:白粥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和需要添加不同的食材,如蔬菜、蛋、魚或肉類,從而增加蛋白質、維生素和礦物質的攝入量。
6. 減輕腸胃負擔:對於消化系統不適或需要減輕腸胃負擔的人來說,白粥是一種溫和的選擇,有助於緩解不適。
總的來說,白粥在提供能量、易消化、補充水分以及為身體提供基本營養方面有很多好處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