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材:甘草

甘草(英文名:Licorice,學名:Radix Glycyrrhiza),甘草是臨床最常應用的藥品之一。甘草性平,味甘,歸十二經,是一種補益中草藥。生甘草能清熱解毒,潤肺止咳,調和諸藥性;炙甘草能補脾益氣。除藥用之外,食品上也大量用甘草做糕點添加劑,它的甜度是蔗糖的百倍。甘草喜陽光充沛,日照長氣溫低的乾燥氣候。甘草多生長在乾旱、半乾旱的荒漠草原、沙漠邊緣和黃土丘陵地帶。


甘草的別名很多,如:國老,國老草,蜜草,蜜甘,美草,棒草,甜甘草,甜草,甜草根,甜根子,紅甘草,粉甘草,粉草,蕗草,靈通,主人,大嗷,偷蜜珊瑚肉等。


甘草含有很多化學成分,但以甘草甜素(Glycyrrhizin),甘草次酸(glycyrrhertinic acid)為主。
南朝醫學家陶弘景將甘草尊為「國老」,並言:「此草最為眾藥之王,經方少有不用者。」「國老」,即帝師之稱。把甘草推崇為藥之「帝師」,其原因正如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所釋:「諸藥中甘草為君,治七十二種乳石毒,解一千二百草木毒,調和眾藥有功,故有『國老』之號。」



【出處】:《神農本草經》


【基原】:本品為雙子葉植物豆科 Leguminosae甘草 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. ,脹果甘草 G. inflata Bat., 或光果甘草 G. glabra L. 的根及根莖。春、秋二季採挖,除去鬚根,晒乾。除去雜質,洗淨,潤透,切厚片,乾燥。


【藥材性狀】:甘草:根呈圓柱形,長25~lOOcm,直徑0.6~3.5cm。外皮鬆緊不一。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,具顯著的縱皺紋、溝紋、皮孔及稀疏的細根痕。質堅實,斷面略顯纖維性,黃白色,粉性,形成層環明顯,射線放射狀,有的有裂隙。根莖呈圓柱形,表面有芽痕,斷面中部有髓。氣微,味甜而特殊。


【功能主治】:補脾益氣,清熱解毒,祛痰止咳,緩急止痛,調和諸藥。用於脾胃虛弱,倦怠乏力,心悸氣短,咳嗽痰多,脘腹、四肢攣急疼痛,癰腫瘡毒,緩解藥物毒性、烈性。


【用法用量】:內服:煎湯,3~9g(大劑量30~60g)。外用:適量,煎水洗漬;或研末敷。


【使用注意】:不宜與京大戟、芫花、甘遂、海藻同用。不可與鯉魚同食,同食會中毒。


【貯藏】置通風乾燥處,防蛀。




藥用性能



甘草性平,味甘,歸十二經。有解毒、祛痰、止痛、解痙以至抗癌等藥理作用。在中醫上,甘草補脾益氣,滋咳潤肺,緩急解毒,調和百藥。臨床應用分「生用」與「蜜炙」之別。生用主治咽喉腫痛,痛疽瘡瘍,胃腸道潰瘍以及解藥毒、食物中毒等;蜜炙主治脾胃功能減退,大便溏薄,乏力發熱以及咳嗽、心悸等。


1.用於心氣虛,心悸怔忡,脈結代,以及脾胃氣虛,倦怠乏力等。前者,常與桂枝配伍,如桂枝甘草湯、炙甘草湯。後者,常與党參、白朮等同用,如四君子湯、理中丸等。


2.用於癰疽瘡瘍、咽喉腫痛等。可單用,內服或外敷,或配伍應用。癰疽瘡瘍,常與金銀花、連翹等同用,共奏清熱解毒之功,如仙方活命飲。咽喉腫痛,常與桔梗同用,如桔梗湯。若農藥、食物中毒,常配綠豆或與防風水煎服。


3.用於氣喘咳嗽。可單用,亦可配伍其他藥物應用。如治濕痰咳嗽的二陳湯;治寒痰咳喘的苓甘五味姜辛湯;治燥痰咳嗽的桑杏湯;治熱毒而致肺癰咳唾腥臭膿痰的桔梗湯;治咳唾涎沫的甘草乾薑湯等。另風熱咳嗽、風寒咳嗽、熱痰咳嗽亦常配伍應用。


4.用於胃痛、腹痛及腓腸肌攣急疼痛等,常與芍藥同用,能顯著增強治攣急疼痛的療效,如芍藥甘草湯。


5.用於調和某些藥物的烈性。如調味承氣湯用本品緩和大黃、芒硝的瀉下作用及其對胃腸道的刺激。另外,在許多處方中也常用本品調和諸藥。


此外,現代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,常與烏賊骨、瓦楞子等同用。本品尚兼有利尿作用,故常以乾草梢作治療熱淋尿痛的的輔助藥。


西醫藥理髮現,甘草劑有抗炎和抗變態反映的功能,因此在西醫臨床上主要作為緩和劑。緩解咳嗽,祛痰,治療咽痛喉炎;甘草或甘草次酸有去氧皮質酮類作用,對慢性腎上腺皮質功能減退症有良好功效;甘草製劑能促進胃部粘液形成和分泌,延長上皮細胞壽命,有抗炎活性,常用於慢性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治療;甘草的黃酮具有消炎、解痙和抗酸作用;甘草也是人丹的主要原料之一。


在祖國醫學寶庫中,甘草是一味普通而又重要的藥物。說它普通,是因為它藥源豐富、藥價低廉,說它重要,是因為它在眾多的中藥方劑里,起著諸多方面的微妙作用。從遠古開始,甘草就被醫家所重視,我國現存的古代第一部中藥學專著《神農本草經》把甘草列為「上品」。公元五世紀的名醫陶弘景所輯的《名醫別錄》,稱她為美草、蜜草,還有「國老」樣的尊稱。陶弘景說:「國老即帝師之稱,雖非君而為君所宗,是以能安和草石,而解諸毒也」。又說:甘草「最為眾藥之主,經方少有不用者」。七世紀甄權也說它「調和眾藥有功,故有國老之號」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