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材|蓮子

性味、歸經與功能

性味:鮮者甘、澀、平,無毒;幹者甘、溫澀、無毒。 1.《本經》:味甘,平。 2.《本草蒙筌》:味甘



澀,氣平寒,無毒。 3.《本草再新》:味甘,性微涼,無毒。 4.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鮮者甘平,幹者甘溫。


歸經:入脾、腎、心經。


功效:清心醒脾,補脾止瀉,養心安神明目、補中養神,健脾補胃,止瀉固精,益腎澀精止帶。滋補元氣。


主治:心煩失眠,脾虛久瀉,大便溏洩,久痢,腰疼,男子遺精,婦人赤白帶下。還可預防早產、流產、孕婦腰酸。


禁忌:中滿痞脹及大便燥結者,忌服。


性味:苦、寒,無毒。


歸經:入心、腎經。


功效:清心火,溝通心腎。


主治:熱渴心煩、吐血、心熱淋濁、失眠等症。


禁忌:便溏者慎用之。


【貯 藏】置乾燥處,防蛀。


【制 法】略浸,潤透,切開,去心,乾燥。



各家論述


1.《本經》:主補中、養神、益氣力。


2. 孟詵:主五臟不足,傷中氣絕,利益十二經脈血氣。


3.《本草拾遺》:令發黑,不老。


4.《食醫心鏡》:止渴,去熱。


5.《日華子本草》:益氣,止渴,助心,止痢。治腰痛,洩精。


6.《日用本草》:止煩渴,治瀉痢,止白濁。


7.《滇南本草》:清心解熱。


8.《綱目》:交心腎,厚腸胃,固精氣,強筋骨,補虛損,利耳目,除寒濕,止脾洩久痢,赤白濁,女人帶下崩中諸血病。


9.《本草備要》:清心除煩,開胃進食,專治噤口痢、淋濁諸證。


10.《隨息居飲食譜》:鎮逆止嘔,固下焦,愈二便不禁。


11.《綱目》:蓮之味甘,氣溫而性澀,稟清芳之氣,得稼穡之味,乃脾之果也。士為元氣之母,母氣既和,津液相成,神乃自生,久視耐老,此其極輿也。昔人治心腎不交,勞傷白濁,有清心蓮子飲;補心腎,益精血,有瑞蓮丸,皆得此理。


12.《本經逢原》:石蓮子,本蓮實老於蓮房,墮入淤泥,經久堅黑如石,故以得名。為熱毒噤口痢之專藥。補助脾陰而滌除熱毒,然必兼人蔘之大力開提胃氣,方始克應。若痢久胃氣虛寒,口噤不能食,則為戈戟也。


13.《玉楸藥解》:蓮子甘平,甚益脾胃,而固澀之性,最宜滑洩之家,遺精便溏,極有良效。


14.《醫林纂要》:蓮子,去心連皮生嚼,最益人,能除煩、止渴、澀精、和血、止夢遺、調寒熱。煮食僅治脾洩、久痢、厚腸胃,而交心腎之功減矣。更去皮,則無澀味,其功止於補脾而已。


15.《重慶堂隨筆》:蓮子,交心腎,不可去心,然能滯氣。


16.《王氏醫案》:蓮子,最補胃氣而鎮虛逆,若反胃由於胃虛,而氣沖不納者,但日以乾蓮子細嚼而咽之,勝於他藥多矣。凡胃氣薄弱者常服玉芝丸,能令人肥健。至痢症噤口,熱邪傷其胃中清和之氣,故以黃連苦洩其邪,即仗蓮子甘鎮其胃。今肆中石蓮皆偽,味苦反能傷胃,切不可用。惟鮮蓮子煎之,清香不渾,鎮胃之功獨勝,如無鮮蓮,幹蓮亦可。



蓮子的功效


古人說,吃蓮子能返老還童、長生不老。這一點固不可信,但關於其在養心安神、健腦益智、消除疲勞等方面的藥用價值,歷代醫藥典籍多有記載。比如在《神農本草》、《本草拾遺》、《本草綱目》、《本草備要》中都有據可查。現代藥理研究也證實,蓮子有鎮靜、強心、抗衰老等多種作用。蓮子營養十分豐富,除含有大量澱粉外,還含有β-谷甾醇,生物鹼及豐富的鈣、磷、鐵等礦物質和維生素。每100克蓮子含鈣89毫克,含磷量可達285毫克,鉀元素雖然不足2.1毫克,但在所有動、植物食品中卻位居榜首。


蓮子作為保健藥膳食療時,一般是不棄蓮子芯的。蓮子芯是蓮子中央的青綠色胚芽,味苦,有清熱、固精、安神、強心之功效,將蓮子芯2克用開水浸泡飲之,可治療高燒引起的煩躁不安、神誌不清和夢遺滑精等症,也用於治療高血壓、頭昏腦脹、心悸失眠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