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藥材 | 黃柏

 別名:黃檗、元柏、檗木、檗皮

功效作用:清熱燥濕;瀉火解毒。主濕熱痢疾、泄瀉、黃疸;夢遺、淋濁、帶下;骨蒸勞熱;以及口舌生瘡;目赤腫痛;癰疽瘡毒;皮膚濕疹

英文名 Bark of Chinese Corktree, Amur Corktree Bark

始載於 《本草綱目》

毒性 無毒

歸經 腎經、膀胱經

藥性

藥味


黃柏,為芸香科植物黃皮樹或黃檗的乾燥樹皮。前者習稱「川黃柏」,後者習稱「關黃柏」。可入藥,性味苦寒,有清熱燥濕,瀉火除蒸,解毒療瘡之功效。


【英文名】 CORTEX PHELLODENDRI


【別名】黃檗、元柏、檗木


【性狀】川黃柏 呈板片狀或淺槽狀,長寬不一,厚3~6mm。外表面黃褐色或黃棕色,平坦或具縱溝紋,有的可見皮孔痕及殘存的灰褐色粗皮。內表面暗黃色或淡棕色,具細密的縱棱紋。體輕,質硬,斷面纖維性,呈裂片狀分層,深黃色。氣微,味甚苦,嚼之有粘性。


關黃柏 厚2~4mm。外表面黃綠色或淡棕黃色,較平坦,有不規則的縱裂紋,皮孔痕小而少見,偶有灰白色的粗皮殘留。骨表面黃色或黃棕色。體輕,質較硬,斷面鮮黃色或黃綠色。


【性味歸經】苦,寒。歸腎、膀胱、大腸經。


【用法用量】 3 ~12g ;外用適量。


【功能與主治】用於濕熱瀉痢,黃疸,帶下,熱淋,腳氣,痿辟,骨蒸勞熱,盜汗,遺精,瘡瘍腫毒,濕疹瘙癢。鹽黃柏滋陰降火。用於陰虛火旺,盜汗骨蒸。


【貯藏】置通風乾燥處,防潮。


【製法】


黃柏:除去雜質,噴淋清水,潤透,切絲,乾燥。


鹽黃柏:取黃柏絲,照鹽水炙法炒干。


黃柏炭:取黃柏絲,照炒炭法炒至表面焦黑色。


脾虛泄瀉,胃弱食少者忌服。


1.《本草經集注》:惡乾漆。


2.《本草經疏》:陰陽兩虛之入,病兼脾胃薄弱,飲食少進及食不消,或兼泄瀉,或惡冷物及好熱食;腎虛天明作泄;上熱下寒,小便不禁;少腹冷痛,子宮寒;血虛不孕,陽虛發熱,瘀血停滯,產後血虛發熱,金瘡發熱;癰疽潰後發熱,傷食發熱,陰虛小水不利,痘後脾虛小水不利,血虛不得眠,血虛煩躁,脾陰不足作泄等證,法咸忌之。

張貼留言
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