兒童免疫接種計劃全攻略:從疫苗種類到接種時程一步搞定
隨著孩子一天天長大,家長最關心的莫過於孩子的健康與安全。而疫苗接種正是預防各種傳染病的重要防線。本文將從疫苗種類、接種時程到家長注意事項,為您詳細解析兒童免疫接種計劃,讓您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能輕鬆掌握孩子的健康保障。
![]() |
AI圖 |
為什麼要接種疫苗?
疫苗接種能夠模擬自然感染,啟動孩子的免疫系統產生抗體,從而對抗未來可能遭遇的病原體。透過普及接種,不僅能保護個別孩子,也能建立社區免疫屏障,有效防止傳染病暴發。家長在孩子成長初期就依照政府指定的接種時程表,能確保孩子獲得最佳的保護效果。
兒童常見疫苗種類解析
以下是部分常見的兒童疫苗介紹,家長可依照醫師建議,了解各疫苗的主要功用與接種次數:
-
B型肝炎疫苗(HepB)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,通常在出生後24小時內施打第一劑,隨後在1個月及6個月時分別接種第二、第三劑。
-
卡介苗(BCG)用以預防結核病,多在嬰兒出生滿一段時間(如5個月至8個月)時施打一劑。
-
五合一疫苗(DTaP-Hib-IPV)此疫苗組合可預防白喉、破傷風、非細胞性百日咳、b型嗜血桿菌感染及小兒麻痺症,通常需接種3至4劑,依據年齡分階段施打。
-
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(PCV13)可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,建議於嬰兒出生後2個月、4個月及12至15個月接種。
-
麻疹、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MR)主要用來預防麻疹、腮腺炎與德國麻疹,第一劑通常在滿12個月時施打,第二劑則建議於入學前(通常在5歲左右)補打。
-
水痘疫苗預防水痘感染,一般建議於滿12個月時接種第一劑,部分國家或地區亦建議在4至6歲時補打第二劑。
-
日本腦炎疫苗針對日本腦炎病毒,通常分為兩劑接種,第一劑在15個月左右,第二劑則需間隔12個月以上。
-
A型肝炎疫苗(HepA)用以預防A型肝炎,多在12至15個月時施打第一劑,之後間隔6個月接種第二劑。
接種時程一覽
以下是一個大致的疫苗接種時程參考(具體時程可能因地區政策或個別情況而有所調整,請務必以當地衛生機構及醫師指示為準):
-
出生後24小時內
- B型肝炎疫苗第一劑
- 若有需要,可能施打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(HBIG)
-
出生滿1個月
- B型肝炎疫苗第二劑
-
出生滿2個月
- 五合一疫苗第一劑
- 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第一劑
-
出生滿4個月
- 五合一疫苗第二劑
- 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第二劑
-
出生滿5至8個月
- 卡介苗接種(依當地建議)
-
出生滿6個月
- B型肝炎疫苗第三劑
- 五合一疫苗第三劑
- 初次接種流感疫苗(部分地區建議於6個月至12個月之間接種,初次可能需要接種兩劑,間隔至少4週)
-
出生滿12個月
- 麻疹、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(MMR)第一劑
- 水痘疫苗第一劑
- 肺炎鏈球菌結合疫苗第三劑(12至15個月)
- A型肝炎疫苗第一劑
-
15至18個月
- 五合一疫苗第四劑(如適用)
- 日本腦炎疫苗第一劑
-
18至21個月
- A型肝炎疫苗第二劑(與第一劑間隔至少6個月)
-
5歲前
- 國小入學前,通常會在學校集中接種麻疹、腮腺炎及德國麻疹混合疫苗第二劑,以及其他補充疫苗(如部分地區可能提供白喉破傷風混合疫苗加強劑)
此外,每年流感疫苗建議於秋冬季節按時接種,以對抗季節性流感病毒。
家長必備的接種小提醒
-
提前規劃與預約了解當地衛生所或醫院的接種時程及開放時間,並提前做好預約或查詢相關資訊。
-
保存接種紀錄接種後記得妥善保存接種證明(如健康手冊或電子紀錄),這不僅是健康管理的重要依據,也常在入學、出國等場合需要查驗。
-
接種前後注意事項接種前如有發燒或其他不適症狀,應先與醫師討論是否延期接種;接種後注意觀察是否有局部或全身不良反應,並遵從醫師建議處理。
-
定期諮詢專業意見隨著疫苗新資訊或政策的更新,家長可定期諮詢兒科醫師,確保孩子接種的疫苗種類與劑次均符合最新標準。
結語
兒童免疫接種計劃是保障孩子健康的重要環節,透過按部就班的疫苗接種,不僅能有效預防多種傳染病,同時也為家庭與社區營造一道堅實的健康防護牆。家長只要依照當地衛生單位與醫師的指導,及時記錄並追蹤接種紀錄,就能讓孩子在成長的路上無憂無慮。
記得,每一劑疫苗都是為了孩子未來的健康投下的一票保護,從今天起,就讓我們一起守護下一代的美好未來吧!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