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會聆聽:讓孩子願意開口說心事
很多父母會說:「我問他,他都不講!」、「他總是說『沒事』,然後就關起房門。」
其實孩子並不是沒有話說,而是「不敢說」、「不想說」、「不知道怎麼說」。
真正讓孩子願意開口的關鍵,不在你問了多少次,而在於你是否真的懂得傾聽。
一、孩子不說話的原因是什麼?
-
曾經說過,卻被否定
「這有什麼好難過的?」、「你想太多了」當孩子情緒被輕忽,他就會學會「我說了也沒用」。 -
害怕說出來會被責備
「你為什麼這麼笨?」、「怎麼會做這種事?」孩子開始選擇沉默保護自己。 -
說了之後父母反應太強烈
哭、吼、失控反應,讓孩子覺得說話會「製造問題」。
二、如何建立孩子願意開口的安全感?
-
不急著糾正,也不急著評論先聽完、停一拍,不要立刻教訓或給建議。
-
給出支持性回應例如:「我懂你會這麼想」、「這樣真的很不容易」
-
不追問細節,但持續釋出善意不說也沒關係,讓孩子知道你「一直在」,而不是「一問不說就放棄」。
三、傾聽,是一種態度
- 放下手機與其他干擾;
- 面對面、眼神交流;
- 給予點頭、嗯嗯的回應;
這些微小的肢體語言,會讓孩子感受到你是「真心」的聽眾。
四、建立信任,需要耐心
傾聽不是一次就見效,而是日積月累的信任堆疊。就像澆水一樣,一點一滴,才能讓親子關係真正滋養起來。
0 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