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oogle Gemini公仔製作教學:Nano banana模型指令快速生成3D角色

 

Google Gemini公仔製作教學:用Nano banana模型指令將圖片轉3D公仔

隨著AI技術的進步,現在只需要一張圖片,就能透過Google GeminiNano banana模型生成專屬的3D公仔!這項技術讓一般使用者也能輕鬆打造獨一無二的PVC公仔風格角色,無論是自用收藏、社群分享,甚至是二創內容,應用潛力都非常大。




為什麼選擇Google Gemini?

Google Gemini作為最新的AI模型,具備影像、文字、程式理解與生成的多模態能力。在這次的公仔生成教學中,它主要扮演「文字轉圖像」與「生成指令調整」的角色,搭配Nano banana這類AI模型,能讓2D圖片快速轉換為3D公仔風格。


公仔製作流程

  1. 準備圖片:選擇一張清晰的人物或角色圖片,最好是正面照,方便模型辨識。
  2. 進入Google AI Studio:前往 Google AI Studio,登入帳號並建立新專案。
  3. 設定模型:選擇 Gemini 模型,並輸入「Nano banana toy style」或「PVC figure style」相關提示詞。
  4. 上傳圖片:將想要轉換的圖片上傳至專案。
  5. 生成公仔:按下生成,稍等片刻即可獲得3D公仔風格的圖片。
  6. 調整細節:可以重複輸入不同的prompt,例如「chibi style」、「funko style」,來測試不同公仔外觀。


常見問題

  • 圖片模糊怎麼辦? 建議使用高解析度圖片,避免生成時失真。
  • 能不能指定姿勢? 可以在提示詞加入「standing pose」、「holding phone」等描述。
  • 輸出格式:目前支援一般圖片格式,若要3D模型檔需搭配其他工具轉換。


應用場景

這項AI公仔技術不僅適合個人娛樂,還能運用在品牌行銷、粉絲互動、收藏展示。舉例來說,YouTuber可以把自己做成專屬公仔,作為影片周邊;設計師也能快速生成角色公仔雛形,省下手工建模的時間。


結論

透過Google Gemini與Nano banana模型,我們已經邁入「一張照片變公仔」的AI時代。只要會寫提示詞,就能創造專屬的虛擬角色,讓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AI公仔。



張貼留言

0 留言